0898-3881-5506
石斑鱼类
其他鱼类
金虎杂交斑是由新萄京81707cm资料培育的石斑鱼新产品,其由两代选育的棕点石斑鱼(老虎斑)作为母本以及两代选育的蓝身大斑石斑(金钱斑)作为父本杂交而成。金虎杂交斑生长速度快,抗病、抗逆能力强,养殖成活率高,南北方均适合养殖,深受广大养殖户的赞誉;它也因肉质鲜美,营养丰富,体态修长美观,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。
青龙斑结合了青斑与龙胆石斑的优良性状,生长速度快,肉质细嫩,且抗病力强。据养殖业者表示,此鱼对环境变化之耐受度强 ,在越冬方面的表现明显胜过其他热带及亚热带石斑品种 ,相较于老虎斑在17°C即不摄食,12°C即有冻死现象,青龙斑在12°C下仍能进食,稚鱼体呈金黄、色泽优美,随成长体色越暗,卖相不如珍珠龙胆(龙虎斑),但仅耐寒加上肉甜口感佳 ,即获市场青睐,未来发展深具潜力。
云龙斑养殖要求的水温在18℃左右,比一般石斑鱼25℃的水温要求低不少,可以降低养殖成本。新培育的云龙斑生长速度快,大约8-10个月体重可达0.5kg以上,经过两年养殖体重可达3kg以上。
头、身及鳍为淡褐色,布满密集的黑色斑点,头部的斑点较鳃盖上的细小。胸鳍的鳍条有小黑点,尾鳍的末端有鲜明的白边。仔鱼期成长较青斑快,但至5-6寸时,成长会产生停滞期,之后成长速度又会增快,所以蓄养至0.5kg,成长较青斑慢了许多,但养至1kg重时,成长约与青斑相同。肉质厚实,鲜嫩爽口,亦为高经济石斑鱼类。
褐石斑鱼分布区域狭窄,它主要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,北至韩国、日本(范围可北至舳仓岛,37°50′N)、南至中国(香港、海南岛以及台湾沿岸)。 最大体长: 128 cm,一般体长: 60.0 cm,最大体重: 33.0 kg。是具经济性之食用鱼,亦可人工养殖。可以清蒸方式食用。褐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类似,为冷暖水性(适应水温5-32℃)礁栖鱼类,由于人工繁育早已取得成功,目前鱼苗来源已取代野生捕捞。
红斑全身布满了橘红色的斑点,为温带至亚热带的品种,在15℃时还能活泼摄食,为先雌后雄型。自然产卵水温在20.7℃ ~26.5℃,为少量连续产卵型。红斑为高价位石斑鱼,肉质甘甜爽滑,鱼味鲜美浓郁,在日本濑户内海地区有“梦幻之鱼”的美称,在香港宴席桌上若有“清蒸海红斑”的话,一定是上好的酒席,堪称石斑鱼中的靓品。
黄土斑在头颈部、体侧及尾柄处共具六条横斑,头部及体侧下半部散布橘黄色小点,其馀部位为灰白色小点,背鳍软刺部以及尾鳍边缘有明显之黄边。黄土斑因体型较小,本不受市场重视。在天然大型石斑鱼渔获短缺的情形下,黄土斑反成为特色鱼种,蒸煮、红烧口味俱佳,在福建和广东有一定的市场,为大众化消费的石斑类。
石斑鱼属的一个物种。体长椭圆形,侧扁而粗壮,头细小呈尖状,身体长形,头背轮廓接近平直及两眼扁平,头、身、鳍布满小点。苏鼠斑肉身爽口,嫩滑镇静鲜甜及带浓厚鱼味,以0.5kg至0.75kg最适宜。
清水石斑鱼外形与虎斑相似,是热带及亚热带常见的石斑。此鱼种与其他如苏眉、老鼠斑等珊瑚礁鱼类,在天然海域中,偶应食物链的关系,体内会累计血卡毒素(Ciguatera),中毒者有头晕、腹痛、肌肉酸痛、麻痹等神经性障碍、但养殖鱼则无此顾虑,可以安心食用。杉斑的价格大众化,但其肉质鲜甜爽口,口感十足,尤其容易烹调,及时稍蒸过头,肉质依然鲜甜滑嫩,非常受市场青睐。
蓝瓜子体色为蓝黑色带不规则白色斑点,幼鱼期全身鳍之边缘带有明显黄边,越大黄边越不明显,白瓜子斑则体色呈浅灰蓝色,带不规则黑色斑,鳍与体色相同,两者体色差异颇大,但肉质都同样鲜美,餐客认为瓜子斑比起野生红斑毫不逊色,与老鼠斑也有得一拼,是石斑鱼中的一靓品。